严冬冬

1984.11.16 - 2012.07.09

自由登山者,自由职业翻译


目录
  • 天堂里的另一天

  • 发表时间:2010-04-07
  • 天堂里的另一天

    标签: 登山 五色山 另一天 迟到的记录 分类: 登山2010-04-07 23:00
    天堂里的另一天
    ——五色山南壁“另一天”路线攀登札记


    (因为收到了山野杂志4月样刊,才想起把全文贴到这里。图片不多,因为硬盘电路板还没有修,所以只从之前发出的邮件里回收了几张。第17段的定级“5.9+”是在当时我们两人都已经有好几个月没进行过成熟路线攀岩的情况下定出来的,并且因为一直在登山和攀冰所以小力量很差。3月份一到阳朔,开爬5.8都吃力,就意识到那一段就算定5.9也是很软的,“+”就更扯了。毕竟是当时的第一感觉,而且当时在山上的确也有相当高的commitment,定级就保留吧,只是说明一下这个“5.9+”其实相当言过其实,纯粹的攀爬难度可能连比较硬的5.8单段运动线都不如。)

    五色山位于双桥沟与长坪沟之间,海拔5430米,在描述中常被与其北侧5609米的日月宝镜相混淆。此前未有确切的登顶记录,但据说曾有人攀登到主峰与其东南侧5420峰之间的鞍部。

    2010年2月8-11日,我和李兰搭档,沿南壁东南沟槽右侧的岩脊登顶了这座山峰。尽管五色山在此前究竟是不是未登峰尚有待确认,但我们的攀登路线极有可能是一条新路线,因为我们在沿几乎完全没有冰雪的南壁上攀和下撤的过程中,均没有发现任何岩锥、绳套、垃圾等登山队伍可能留下的痕迹。

    我们取歌词”another day in Paradise”之意,把这条路线(如果的确是一条新路线的话)命名为“另一天”(Another Day),定级为V,5.9+,18段绳距。

    缘起

    第一次看见五色山是在08年12月初见幺妹的时候,从5200米的冰川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对面的巨大弧形褶皱,当时只觉得这山形真是神奇,并没有多想什么。生出对这座山的攀登欲望,则是09年2月跟周鹏重返幺妹的时候,但当时也只是觉得“这样一座山应该去尝试一下”,并没有任何具体的方案。

    真正把这座山列为目标是在09年12月,规划09-10冬季攀登计划的时候。这一冬计划中有两个最主要的登山项目:跟李兰去迟布,跟周鹏和罗彪去五色,其中五色山的路线选择为双桥沟一侧(南壁),而不是当初见到的北壁。为了这个计划,我还专门在攀冰间歇的休息时间里徒步到接近南壁脚下的位置去观察路线,初步确定最可能的攀登路线是沿有冰雪(当时以为沟槽内的白色是积雪)的东南沟槽一直向上。对等高图和长坪一侧照片进行的分析表明,五色山真正的顶峰并不是从双桥沟一侧望去的“最高点”,而是东南沟槽右边的小小突起,这更让“沿东南沟槽向上”的计划显得顺理成章。

    结果,迟布的攀登把各方面负面因素聚集到了一起,导致了彻底的失败,而周鹏和罗彪都因为培训部工作太忙,无法腾出时间来按计划在2月初攀登五色山。于是我问李兰,有没有时间和兴趣来尝试这座山,她欣然答应。
    就这样,尽管不是在预定的时间,也不是跟预定的搭档一起,但我还是在2月8日这一天的上午,正式踏上了前往五色山大本营的道路。

    攀登?第一天(11段)

    8日上午10点半从双桥沟里的徐老幺家出发,下午4点半在五色山脚下约4800米的地方扎下了大本营。9日早晨7:45,天刚放亮,我们就沿着通往岩壁脚下的碎石坡出发了。帐篷和一条睡袋留在营地,我们携带的宿营装备物资则包括一条硅尼龙双人露营袋,一条睡袋,炉头和一罐燃气,以及一天一夜的食品。计划是当天或第二天冲顶,在岩壁上露宿一夜,10日下午或晚上撤回大本营。




    离开碎石坡后在倾斜的石灰岩褶皱上无保护斜切了一小段,取出绳子,开始尝试向上翻过陡壁,结果发现根本不可行:石灰岩非常光滑,并且许多地方都不结实,一掰就松,连续好几米都没有堪用的手点脚点;尽管李兰带了借来的攀岩鞋,但是在零下的气温里,我们两人都不愿意换下相对暖和一些的高山靴。

    于是改向右沿褶皱条纹继续斜切,因为我们离开碎石坡上到岩壁的位置几乎是在整个山体的正中,而目标东南沟槽则相当偏右侧,向右肯定没错。石灰岩褶皱的坡度并不陡,但是很难找到适合设置保护点的岩石结构,爬到第3段绳距的时候将近一整段都无法设置中途保护点,最后终于找到一道竖缝放了个机械塞,结果又往上爬了两三米,李兰就喊“绳子到了!”原来我几乎相当于solo了一整段绳距。好在之后的几段绳距都不难,每隔二三十米放置一个保护点也尽够了。如果我们对彼此的攀爬风格和心理更熟悉一些的话,在这一部分完全可以采用行进间保护的。这一过程中上方发生了几次落石,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飕飕声从高处飞下,不过击中岩壁的位置都在几十米开外,并没有影响到我们。



    下午4点多,爬到第7段的时候,我从左边岩壁上的一处缺口翻上了褶皱的上一层,这里的岩质不再是单纯的石灰岩,而是包括了更破碎的页岩和板岩,放置保护的机会也更多了。继续向右上方攀登,到第9段的终点,我们终于离开了沉积岩褶皱区,到达了花岗岩层。此时天色也已经不早了,继续攀爬了两段,天就已经将黑了。我们选择一处背靠仰角岩壁的斜台作为露宿地点,因为岩壁阻挡了落石,而斜台上积有碎石和沙土,稍加平整即可清出足够两人并坐的空间。这里的海拔大约在5200米左右。

    十几米外有两片不大的积雪,在绳子保护下斜切过去把雪打回来,就开始生火烧水了。尽管雪里混着很多砂石,但我们每锅水都是先倒进塑料碗里再使用,沉底的砂石渣滓并没有任何影响。不过,由于硅尼龙露营袋很滑,我们坐在背包上总会一点点滑下去,并且一条睡袋也不够两个人盖的,所以这一夜过得并不是太舒服。

    攀登?第二天(7段)

    10日早晨8:15出发,第一段的前半部分有相对较缓的岩槽可以跟随,之后就是在平均60度左右的花岗岩壁上尽量选择简单的地方攀登。我们无法精确判断自己的位置,因为之前拍摄的全景照片都是西南方向的视角,而不是正南(正对着山壁),所以照片上南壁靠右侧的地形全都有不同程度的扭曲,无法与实际地形相对照。我模模糊糊地感到,我们应该已经到了比目标东南沟槽更偏东的地方,但也不知道偏出多远。

    向上攀爬了几段之后,我发现头顶正上方偏左侧有一个尖顶,右侧隔着一条比较深的岩槽则是另外一个尖顶,而那条岩槽尽管形状不太像,但仍然有可能就是东南沟槽。岩槽两侧的岩石都较为光滑,不适合攀登,所以不好切过去,只能继续向上。

    这几段绳距的总体难度基本持续在5.7左右,到第5段就向左上方斜切上了通往左侧尖顶的山脊,保护站就做在刚上山脊的地方。在这里才发现,山脊再往左才是我们原先计划的东南沟槽,沟槽的两侧岩石都很破碎,很容易发生严重的落石,并且沟槽中间的白色也不是我们之前所想象的积雪,而是粉末状的沉淀。我们的位置已经比花岗岩和沉积岩层的分界线高出了200米,为什么东南沟槽上部还会有白色粉末沉淀?这个谜就留给地质学家来解释吧。



    接下来沿山脊开始攀爬第6段绳距,这也是整条路线的难点所在:先沿脊线攀爬破碎的岩石,向上十几米后先向右转,通过一处非常暴露、需要在深渊上方重心外倾的横切地段,然后又是十几米稍带仰角的直壁,最后则回到脊线继续攀爬破碎的岩石。由于我从前一天起就一直领攀,这时的心理处于巅峰状态,所以这一段爬得酣畅淋漓。李兰上来后说这一段给个5.10并不过分,但后来我们考虑到穿高山靴负重(虽然负重量不大)进行高海拔攀爬造成的感觉影响,还是决定把这一段定成5.9+,这也是路线定级中难度数字的来历。至于总体投入度定成V,则是综合考虑了暴露感、落石威胁、持续难度和天气(尽管南壁向阳,但白天几乎一直刮风)之后的结论。

    第7段只爬了半个绳距,我就发现自己站在一处由大小石块堆嵌而成的尖顶上,右侧岩槽对面的尖顶明显比这里要低,但是再往右还有一处尖顶,高度跟我所站立的尖顶几乎完全相同,直线距离估计在半段绳距之内,如果在两个尖顶之间拉一条绳,应该基本是水平的。回想之前研读的地图和照片,仍然无法确定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5430顶峰,不过既然高度相仿,并且时间已经是下午1点多了,那就到此为止吧。保护李兰上来(她到顶的时间是1:50),拍照、喝水、吃东西,两点多钟开始下撤。

    下撤与计划外露宿

    下完第一段绳距就遇到了麻烦,绳子不知什么地方卡住了,怎么都抽不动,最后李兰推抓结上攀回去,才把绕在两个岩角之间的绳子重新理顺。她在上升的时候,不知哪里飞过来一块石头,完全没有任何预兆,直直打在我的左侧眼角,造成了一道两厘米左右的伤口,流了些血。当时的第一个念头是“这下只好换太阳镜了”(由于路线上几乎完全没有冰雪,我们并没有戴太阳镜攀爬,而我背包里的太阳镜跟被石头打掉的眼镜一样是有度数的),结果居然在面前的背包底下找回了眼镜,并且镜架完全没有一点变形。

    这一段整整耗了两个小时,到李兰下降回来,我们再把绳子抽下来理好,准备开始下降第二段的时候,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考虑到从上岩壁到顶峰,两天一共上攀了18段,需要下降的绳距数基本一定在10段以上,而这座山峰的上部如此破碎,接下来的抽绳必然仍是十分痛苦,下部的石灰岩褶皱带又难以设置保护,不适合夜间下降,在山上再过一夜似乎已经成为定局了。

    果然,到晚上7点半天将黑的时候,我们只下完了7段绳距,刚刚到达花岗岩与沉积岩层交界位置下面一点点。我们就在这里沿褶皱带平台找了一条能放塞子的竖缝,背靠岩壁(这样可以躲避飞石,但却躲不开有可能会沿岩壁半滚半滑下来的大块石头,因为岩壁不是仰角)铺开露营袋。因为只带了一罐燃气,所余已经不多,并且我的水袋和李兰的水瓶都还有半升以上的水,所以晚上就没有动火,只就着水吃了点干果、鱼片、巧克力之类。不过,这一夜我们把露营袋上面拉高,半当成帐篷来用,并且身下的平台也比前一夜的更平一些,所以反倒过得比前一夜舒服。

    11日早晨7点多天将亮的时候,缩在露营袋里烧了3锅水,8点多收拾好东西继续下撤。尽量用5毫米辅绳绕在岩石上作为下降保护点,一方面因为我们带的岩锥不够多,其中的片锥尤其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适合打岩锥的缝隙很难找。下降到这天的第7段(总共第14段)已经是11点多了,这一段最初十几米是相对较缓的岩坡,下面则是连续几十米的仰角,把绳子扔下去发现绳头刚好能垂到仰角以下的岩壁上,于是安下心来下降。在这样的海拔进行完全悬空的下降,手脚接触不到任何东西,感觉还是很刺激的。


    (忍不住又发了一次,封面女郎^_^)

    然而这一段下完之后却出了麻烦,绳子在抽了十几米之后再也抽不动了,不知是不是接绳的单结卡在了仰角边缘的什么岩缝里。这时抽下来的一端绳头已经能接触到下面的碎石坡,于是我先把绳中段固定到保护点上,下降到碎石坡上,把绳头系在自己的安全带上,再让李兰把绳中段解开,用全部体重加上手脚的力量抽绳,结果绳子还是纹丝不动。没有办法,只好让李兰把绳中段再系回保护点(套在岩角上的绳套)上,下降下来,绳子就留在岩壁上不要了。幸亏这已经是最后一段了,并且我们带的两条绳(8.2×60攀登绳和7×60辅绳)都已经很旧了,本就打算这一季之后淘汰的,所以倒也不算什么大的损失。

    中午1点左右回到营地,3点半回到徐老幺家,回头远望五色山那独一无二的半圆形褶皱结构,真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我们居然做到了——尽管很狼狈,花了很长的时间,但是终究还是做到了。

    后记

    “另一天”这条路线毕竟只有18段,如果是由两名彼此十分了解、配合十分默契、之前对路线有充分了解的攀登者来爬,是很有可能一日内完攀并下撤的。我们这次从9日上午9点就上了岩壁,到11日中午1点才下来,在路线上整整耗了52个小时,在效率方面大有提高空间。当然,这只是我和李兰第二次搭档攀登而已,彼此间还未能达到默契一致,能够完成这样一条需要高度投入的路线,其实已经让我有点喜出望外了。

    五色山南壁最大的危险因素在于落石,所以合适的攀登季节只有冬季。

    回来之后再对照地图和各角度的照片,还是无法分清我们所到达的尖顶和它东(右)侧的尖顶,究竟哪一个更高。我想二者间的高差应该在两三米之内,以五色山的山形而论,无论到达哪一个都可以算是“成功登顶”吧。
    这是一条纯粹的岩石路线,也是我所领攀过的岩石难度最高的登山路线,单论岩石部分,比幺妹峰中央南壁“自由之魂”路线还长还难。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非常投入、非常高质量的攀登。我所追求的攀登就是这个样子的——当然,速度再快一点,效率再高一点,那就更好了。

    感谢The North Face对此次攀登的全方位支持,以及Bestard对我个人的支持。

    附:路线上的器材清单(标*的为消耗或丢弃了的物品)
    8.2×60米攀登绳1条*——下降至最后一段时卡住丢弃
    7×60米辅绳(下降绳)1条*——下降至最后一段时卡住丢弃
    快挂8把,其中120cm 1把(主要用来制作保护站),60cm 5把,18cm 2把
    Omega Pacific Link Cam 4枚(0.5-2#)
    Rock Empire Robot Cam 2枚(2-3#)*——2#塞在第二天攀爬第6段(总第17段)时卡得太紧,李兰没能拆下来;3#塞在石灰岩褶皱段用作下降保护点
    Black Diamond岩塞8枚(4-11#)
    5mm尼龙辅绳约20米*——主要用作下降保护点
    6mm Dyneema辅绳约8米*——用作下降保护点
    岩锥8枚,其中V形2枚,箭状2枚*,片状4枚*——用作下降保护点,其中一枚箭状岩锥系打锥过程中失手丢落
    12mm×60cm扁带套4个,其中2个用作冰镐腕带,2个用作装备挂带
    小冰镐锤头铲头各1支(锤头作为岩锤使用)
    冰锥3枚(基本没用上)
    冰爪2副(完全没用上)
    攀岩鞋1双(完全没用上)
    个人的头盔、安全带、菊绳、单锁、保护器等从略
    http://thefreespirits.blog.sohu.com/147874533.html
任何与本网站相关事宜,敬请联系 Remembering.dongdong@gmail.com